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本報訊 (記者林彥恂攝影報道)在汕頭,石炮臺公園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人所熟知,但炮臺里巧奪天工的獨特設計——石螺徑梯和波浪形樓梯卻知之者甚少。近日,記者走近崎碌炮臺,近距離觀察崎碌炮臺這兩條樓梯的科學設計,感受100多年前海防設施建設的智慧結晶。
石炮臺公園是我市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的紀念性公園。新中國成立后,崎碌炮臺(俗稱石炮臺)一直作為駐軍營地。1991年市政府接管后決定籌建石炮臺公園,1998年9月首期建設工程竣工,正式對外開放。崎碌炮臺為城堡式環形建筑物,墻體以貝灰砂加粘漿夯筑,配花崗巖石,十分堅固;城坦上平下拱,護城河環繞全臺;上層設點將臺、通風報話塔72座,每三個為一組,呈品字形分布,是炮巷的通風采光設備,也用于炮臺上、下傳達信息;下層是一條石砌的拱頂隧道式炮巷,貫通于整個臺堡;登臺石階共27級呈流線型;上下兩層各置火炮18門。
乏人知曉的是,連接一層炮巷至二層東北面點將臺的一條螺徑形的石梯暗藏“玄機”。它運用力學結構原理,不設梯梁,“螺徑”以同軸垂直懸板疊合成梯級,既節省用地,又解決了垂直交通問題,輕盈而奇特,顯示了結構的懸挑之美。據公園管理人員介紹,這條石螺徑梯較為隱蔽,戰時便于人員疏散。
炮臺中間廣場與二層炮臺平臺的交通,則主要依靠造型奇特的波浪形石階梯。這條波浪形石階梯寬3米,依靠在堅硬的巖石鑿刻出27級半圓弧,串聯成柔順的波浪線條形。石級的內部結構層層石枋相疊,膠結方面采取灌注糯米貝灰漿方法,層間縫隙嚴實,粘結成一體。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實際上是一條運送大炮的專用通道,用這種方法將炮械循級推上臺,匠心設計可謂獨特實用,先輩勤勞勇敢、創意無限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