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漫步在小公園開埠區整潔的街道中,仿佛穿越回民國,游客們無不對這片壯觀的騎樓群發出驚嘆,而隨后穿梭在各個主題展館中,又會被博物館群傳達出的開埠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所折服。近年來,市、區兩級不斷加大對小公園開埠區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育活化工作力度,致力于開辟一批主題展館,將小公園開埠區打造成為內秀外名的城市名片、展示獨特地方文化的綜合平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示范項目、最能留得住鄉愁的重要載體,展現出老城文化之美。
老城區保育活化煥發新顏
汕頭小公園開埠區是我國開埠的34個城市中至今唯一保存較完好的開埠區,是全國唯一呈放射狀格局的騎樓街道,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一片騎樓群,是汕頭城區中歷史文化遺產最集中的區域,是汕頭的城市名片和文化積淀的象征,也是海內外潮汕鄉親的精神家園。小公園開埠區分布著大量具有歷史人文價值的建筑和老街,據調查,該區域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3處,其中國保2處、省保6處、市保17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8處。自1860年開埠以來,潮汕文化、海洋文化、華僑文化、商業文化、建筑文化在這里融合匯聚、相得益彰,海內外潮人的鄉愁情思在這里蔓延交集。隨著時光推移,騎樓不斷老化并瀕臨倒塌,于是,修復活化這片“精神家園”成為眾多潮人共同的夢想。
2016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金平區乘著創文東風,堅持“修舊如舊、修新如舊、建新如舊”,集思廣益,攻堅克難,啟動并全力推動小公園保育活化工作:對開埠區文保單位進行修繕保育活化,并大力拆除違章建筑物、拓通斷頭路,全面提升小公園片區環境質量。2016年底,西堤路騎樓和沿街建筑景觀提升工程、小公園中山紀念亭等12處文物點及不可移動歷史建筑修復工作全面完成;2017年3月,正式啟動開埠區的保育修繕第一期工程,列入修繕的有13條道路及兩側建筑物,總投資約7.62億元,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了建筑物的外立面修繕、道路改造、管網落地,燈光亮化等工程。目前,小公園開埠區二期工程正在積極推進……如今,承載著百年鄉愁的小公園開埠區煥發新的活力,成為海內外游客來汕頭的必到網紅旅游景點。
去年春節期間,小公園開埠區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國高等教育學學科創始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潘懋元教授。98歲高齡的潘教授回到故鄉尋訪舊時居住地,重拾兒時記憶,萬般思緒涌上心頭,向隨行者細細述說溫暖往事。在小公園開埠區“三環三線”、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等地,看到騎樓群和開埠區標志性建筑歷經歲月洗禮后重現風采,老城區煥發新活力,老先生不禁連連為開埠區保育活化工作點贊。
博物館帶熱懷舊“文化游”
為更好起到活化保育作用,提升開埠文化對海內外潮人的凝聚力,汕頭深度挖掘每一棟歷史建筑背后的故事,結合建筑的古往今生,將已完成修繕的歷史建筑量身打造成一個個博物館,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串聯起汕頭開埠時期的一段崢嶸歲月。同時,對公眾免費開放,搭建起文化惠民新平臺,向海內外潮人展現厚重的老埠文化。金平區還積極發動旅行社參與開發開埠文化旅游項目,將小公園開埠區各文化地標“串珠成鏈”,精心設計特色旅游路線。
汕頭獨特的開埠歷史文化和美食,正日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和前來尋根的潮人。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自開館以來就是一張文化名片,預約參觀的旅游團絡繹不絕。“這幾天就有來自香港、新加坡、泰國等地的游客預約參觀,我們的講解員也會為他們講述汕頭的開埠歷史文化。開埠館自開館以來就人氣不減,每到周末客流量日均都有2000、3000人。”金平區文化館館長張如強向記者介紹道。
而今年元旦起對公眾開放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也成為“汕頭老城旅游文化圈”的重要一站,吸引了許多單位前往學習紅色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過主題黨日。僅今年6月就迎來客流量3000多人。
打造小公園專題博物館群,是我市推進小公園保育活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市按照“修繕一個、布展一個、開放一個”的工作思路,穩步推進小公園片區36個文保單位的修繕保護利用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修繕布展并對外開放的專題博物館有16個,帶熱了懷舊“文化游”,也是我市文化惠民的舉措。
多彩活動激發老城文化活力
金平區借助小公園開埠區“大眾舞臺”文化品牌,舉辦各類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文化旅游主題活動。據金平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陳振強介紹,近年來,金平區在小公園核心區域內,以小公園亭和南生百貨公司等重要城市地標性建筑為背景,借助金平區“大眾舞臺”文化品牌,常態化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并在重大節假日,精心設計,打造特色品牌化“節慶日”活動,進一步提高小公園開埠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去年,小公園開埠區迎來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省主場系列活動,這場集結全省逾2300名民間匠人的非遺盛宴再一次將世人的目光聚焦在小公園這片百載商埠的發源地。
今年春節元宵節期間,金平區在小公園開埠區開展以“游歷史街區 賞開埠風采”為主題的迎春系列活動,包括文藝匯演、非遺文化業態展示、汕頭老字號和特色百貨等業態展示、工農業特色產品展銷、汕頭市工業史圖片展等。活動通過全媒體直播,全方位宣傳推廣,向海內外潮人、國際友人展示小公園開埠區的迷人風采,讓更多人了解汕頭的文明變遷和文化魅力,擴大了小公園開埠文化旅游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據統計,2019年春節期間七天,小公園開埠區核心區域人流量為92.2萬人次,廣義的小公園開埠區(包含開埠館、紅色交通站、同文學堂)人流量超150萬人次。
社區文明提升老城區面貌
借助創文的東風,除了小公園,老城區的整體面貌也在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由于金平區覆蓋整個老城區,人口密度大,基礎設施欠賬多,創文強管任務重。金平區迎難而上,打響創文強管第一炮,以創文為抓手,推動城區環境更新。金平區從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在拆除違章建筑35.9萬宗(拆違面積累計463.83萬平方米)的基礎上,拓通改造道路約390.24公里,新鋪設步道約207.928公里,完成297條道路黑底化改造,加大梅溪河飲用水源的整治及保護,新建改建公園、廣場93個,打造好人、誠信、法治等一批主題公園,新建和改造集貿市場65個,升級改造了17個老舊小區。全力推進小公園開埠區保育活化工程以及烏橋島棚戶區改造項目,持續推進教育、醫療等民生社會事業的改革,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各類服務陣地得到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地處小公園開埠區的金平區新福街道金鳳社區,致力搭建從社區到小區到住宅樓到家庭的溝通橋梁,動員社區居民一起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文明的新社區。66歲的詹惜娥是金鳳社區居民,也是街坊鄰里選出來的“樓長”。近日,在采訪中,詹惜娥告訴記者:“以前樓道里都是牛皮癬,現在樓道不僅清理干凈,還掛了文明宣傳畫,居民素質也跟著提高了。”
此外,金平區深入推進基層文明陣地建設,打造面向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免費開放的文明陣地、精神家園。目前已建成66個文明驛站、社區書院,88個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廣場等,20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未成年人文明素養提升志愿服務基地。
記者手記
古今文明交融窗口
變美了,變亮了,變干凈了,變文明了,老城區給人的感覺不再是灰色的,而是文明向上的亮色。近年來,在省、市各級的高度重視下,金平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全力推進小公園開埠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廣大市民和海內外鄉親翹首期盼、停滯長達20年的小公園保育活化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逐漸重現往昔繁華。
而越來越多的老建筑得到保護,通過完善展館建設和管理,進一步豐富小公園專題博物館群,促進片區商貿、人文、紅色等文化遺址的活化發展,有效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據悉,我市計劃到2020年,小公園片區的專題博物館達到25個左右。這些文化博物場館將破開塵封的歷史,驚艷亮相,成為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交融的窗口,成為我市的精品文化旅游資源。
我們相信,在市、區各部門的重視下,一定能夠把小公園開埠區打造成為一個集紅色文化、華僑文化、商業文化、潮汕文化等多元交匯的歷史文化街區,充分展現潮人精神家園的迷人魅力。 本報記者 郭丹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