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陳宏規,字獻可,漳州人。慶元元年任。增置韓江東岸石洲二,結架如丁公橋,名曰“濟川”。辟養濟院以處廢疾無告者。今祀名宦。
——嘉靖《潮州府志·官師志·宋 》
陳宏規,于南宋慶元元年(1195)任潮州知軍州事。他知潮有3年之久,期間,他修建濟川橋;關心百姓疾苦,筑養濟院,為民辦實事;發展郵驛事業。
建橋利民
陳宏規(1144~1208),字獻可,南宋福建漳州龍溪人。乾道二年(1166)登進士及第。慶元元年(1195)由軍器監丞出知潮州軍州事。軍器監掌監督制造兵器,以供軍用。南宋后期,事務屬工部軍器所,軍器監事務稀簡,號稱儲才之地。監丞為助理本監事務。從官員的任命,就可見當年潮州是比較受朝廷看重一個政區。三年,升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剛直不阿,屢劾奏不法官員。官終朝請大夫(從五品上階文散官,相當于寄祿官前行郎中。宋代尚書省六部分為前、中、后行三等,前行為吏、兵部。陳宏規官吏部。)。
陳宏規每到一處都注重修橋造路。淳熙六年(1179)任泉州永春縣令時,為政得道。其時永春縣署年久失修,他積極籌劃配套,“內則宅堂亭臺,外則犴獄(牢獄)、倉庫,與夫吏宅,一時并舉,逾年而迄工”,臻于完備;橫跨縣城南關桃溪的知政橋,日久岌岌可危,他籌款修建,淳熙八年(1181)暮冬竣工,更名“云龍橋”。淳熙九年(1182)又擴修永春縣學,延請名士講學;既而又興建“登龍樓”。(乾隆《永春州志》)
繼丁允元于淳熙十六年(1189)康濟橋西岸增筑四個橋墩建成“丁公橋”之后,紹熙五年(1194),知州沈宗禹“蟠石東岸,結亭于前,扁曰‘挹秀’”。(《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橋道》)饒宗頤、張樹人《廣濟橋史料匯編》認為沈公“為東橋建立橋頭一墩”。曾楚楠主編《潮州廣濟橋》則認為是所建應二洲,“東一、二洲間系石拱橋結構,兩洲連為一體”。而陳宏規在任知州的翌年(慶元二年)即開始著手修橋,他實施的工程比沈宗禹更浩大:更“挹秀亭”為“濟川亭”,亭之后建“見思庵”,以接待過客。同時,將工程向西面江心擴展,他不只按照西岸“丁公橋”的結構和風格,在東岸向西建石橋墩二座,其規模比“丁公橋”及沈氏所建更大,故方有《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橋道》特記上“而增廣之”的一筆。湘子橋東西兩端皆有橋墩,中間用梭船作浮橋的格局,至此而形成相當規模。故清·黃釗《重修寧波寺碑記》謂:“東岸筑于紹熙(應作“慶元”)間知軍州事陳宏規。”后經歷任州官的不懈努力,東岸共成十三墩。陳宏規將東岸石墩橋命名曰“濟川橋”,橋名與亭名皆取“匯巨流,濟百川”之意;時西橋仍名“丁侯橋”,一橋雖東西異稱,但風格卻是和諧統一的,到明代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重建時方定名為“廣濟橋”,與后世人的俗稱“湘子橋”一并沿襲至今。
廣濟橋橋墩的多種施工方法,亦是古代橋工在同洪水不斷斗爭中產生的。在宋代,橋西十墩從開始建造至完成花了五十六年,橋東十三墩只花了十三、四年,效率相差五倍,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西岸與東岸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施工方法。據經通過水下考察的報告,西岸橋墩在早期建造時,利用枯水季節,分段攔河阻流,在攔圍圈內清干河水,并投放亂石作基礎,然后再用經過加工的巨石排迭為橋墩,這種方法花的時間很長。后來,在建造河東的幾個橋墩時,由于水深(因系主航道),攔河的工程量太大,開始采用“睡木沉基”的方法。即在河中墩位地方先拋亂石,然后用幾層大木筏、上面堆放了經過加工的巨石,利用水位上漲時的浮力,牽拉至墩位地方固定,等水落時讓其擱置在亂石之上,再在上面加筑墩石,這樣就加快了施工進度。東岸所以時間短,是由于施工方法改進的結果。橋墩的巨石與巨石之間鑿有卯榫,使相契合。橋墩之間橫鋪著長13—15公尺、寬約1公尺的巨大石梁,工程量是相當驚人的。這亦說明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更新,筑橋的速度亦隨之提高了。如林會于開禧二年(1206)知軍州事雖僅一年,但卻增筑了石洲五個。(《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
關心民瘼
陳宏規任潮州知州之后,通過察訪民情,了解到有的百姓或有殘疾,或貧病交困,或無兒無女,孤寡一身,長期無人過問,流落街頭,甚至有倒斃于橋頭、韓江堤邊者,令人慘不忍睹。有感于此,陳宏規便首倡由州府設立養濟院(救濟院),以救養鰥寡孤獨,醫治無靠的貧病百姓。(《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養濟院,開元寺后之廢庵也。慶元丁巳(1197),陳公宏規修辟之,以處道途之病患及廢疾無告者。官為置歷,給其錢米并療治之費。”),為了充實經費,他還自掏腰包,捐出私俸。他的這一善舉,得到了上級和繼任者的贊許,他又創建了安養院,進一步完善了這一利民設施。(《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養濟院》:“安養院,舊名養濟,陳侯宏規修辟之”。)自此之后,潮州的官辦救濟機構逐步完善,各縣也相繼設立。當我們在今天回顧潮州的救濟事業發展歷程時,不得不提陳宏規,他在這方面的舉措及他關注民生的愛民理念已永垂史冊。
發展郵驛
潮州位于嶺南,瀕臨大海,遠離中原,交通不便,古時與外界的聯系,主要靠陸路郵驛和水路郵驛。由于驛站多在人煙罕到的荒野,易受狂風暴雨侵蝕而倒塌,為此,轉運使黃榆于紹熙三年(1192)制定改驛為庵的方案,行文讓各州郡營建。(參見《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鋪驛》)陳宏規積極響應,除在州城重修專門的“鳳水驛”外,更多的是于“五里一亭,十里一驛”即按傳統規制需建亭驛之處造庵寺以代官驛。這種庵寺既有宗教功能,僧人平時可從事宗教活動,同時又擔負著負責接待官差的任務,寺內設有房舍,政府給予“馬具、床榻、薦席、器皿、薪芻(薪柴和牧草)”等,其功能與一般官驛并無不同。《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載:“慶元丙辰(1191),陳公宏規益東岸之洲二,……更‘挹秀’曰‘濟川’亭,以止過客,亭之后曰見思庵。”《廣濟橋史料匯編》記載:“見思庵為驛館,以止過客者,備皰具、床席、器皿、薪芻之屬,以供使用。官給餉田,委僧人看守。宋時制度,在交通孔道,每設庵如此。后世庵為僧尼所有,蓋由演變而來。”此即陳宏規以“庵寺代官驛”的具體例證。自此以后,都沿用了這一做法,使潮州與外界的聯系得以通暢無阻。
宋末為捍水患,入元隨著以庵代驛的制度逐步被廢,見思庵被易為神祠——“寧波祠”,祀寧波神,后圮。至明宣德十年知府王源重建,“任人以主祠事,歲時奠獻,著為常典,誠欲神闡威靈,妥其水怒,俾橋得以永固而無虞也。”(明·羅亨信《潮郡廣濟橋寧波神祠記》)至1938年淪為民居。遺址在今韓師校門口。
由于陳宏規的勤政為民,因而受到潮人之敬仰,明·何喬遠《閩書》載:“黃自求,字熙叟……嘉定間,知潮州,撥方宜等田于學以養士。潮守之賢者丁允元、陳宏規為最,自求與之齊名。”在南宋時即已崇祀于學宮大成殿左廡的賢守祠中,“蓋有功于學者。”(《永樂大典·十三蕭·潮州府》)后祠廢,入祀名宦祠。
陳宏規后來落籍潮州,是潮安東鳳鰲頭鄉陳姓的始祖。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